为进一步落实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兴趣,推动人工智能与中医药文化融合传播,辽宁中医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燕燕带领学院青年教师团队,于7月2日走进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山路小学,为该校二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智趣探AI——中医药人工智能科普课”。
活动现场,青年教师们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并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AI在中医药领域的创新应用,如“AI舌诊仪”“智能把脉手环”“中药图谱识别系统”等,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奇妙碰撞。通过互动游戏“智趣探AI”,带领同学们体验机器人、无人机、AI绘画。学生们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惊叹声和掌声不断。
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AI技术,团队还精心设计了“AI绘画工坊”环节。青年教师指导学生使用生成式AI工具,输入“枸杞”“人参”“针灸”等中医药关键词,生成充满创意的数字画作。同学们争相展示自己的AI愿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了深度学习与图像生成的原理。
宁山路小学师生表示这次科普课不仅让学生们了解到前沿科技,更让他们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AI与中医药的结合,为科学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此次“智趣探AI”科普活动,不仅为小学生们打开了人工智能与中医药的科学之门,更展现了高校服务基础教育的责任担当。信息工程学院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进中小学校园”系列活动,与中小学共建科普教育基地,开发更多适合青少年的AI融合课程,助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跨学科素养的新时代人才。未来将在科技教育、课程开发等方面与附属学校开展更深入的合作。信息工程学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推动科技教育资源下沉,为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贡献力量,推动人工智能与中医药文化的融合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