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以“精研岐黄探医理,守正创新向未来”为主题的2024-2025学年“一方杯”岐贤硕博论坛期冠军年度总决赛圆满落幕。本次比赛邀请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宇萌先生、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东北事业部副总监孙殿一先生作为企业嘉宾。各相关研究生培养单位书记、副书记、辅导员老师,研究生院全体老师出席了本次大赛,500余名同学共同观看了比赛。
大赛评委由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才、辽宁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处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才谦教授,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才、 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党总支书记、博士研究生导师成泽东教授,全国第四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十四五”高水平学科带头人、辽宁省兴辽人才、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于静教授,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选、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赵丹玉教授,沈阳市高层次人才、辽宁省中医药创新团队主要成员、辽宁中医药大学青创团队骨干成员、博士后、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庆谚教授担任。
赛前,研究生院院长王飞对各位评委、领导老师以及长期支持学校研究生教育的企业嘉宾表示欢迎与感谢,并对进入决赛的13名选手表示祝贺。他寄语研究生们要传承经典、筑牢根基,继往开来、激发创新动力,艰苦奋斗、谱写青春华章,并强调本次总决赛是对研究生培养成果和学术水平的一次集中展示与检阅,鼓励选手们在比赛中充分展现风采,最后预祝大赛圆满成功。
赛场上,13位期冠军齐聚总决赛舞台,现场以PPT主题演讲与评委问答相结合的形式展开,全面考验选手的专业素养与应变能力。选手演讲内容涵盖中医经典理论、中药药理探索及临床实践创新等多个维度,既注重对中医经典理论的深入阐释,又积极结合现代医学视角展现中医的时代价值。问答环节中,评委老师们围绕病理机制核心要点、中医理论与现代疾病的对接路径、个人临床实践的心得与反思等维度多维提问,选手们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与丰富的临床经验,以深刻见解与从容应答,尽显对中医理论的坚守之心与传承自信。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大赛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第一临床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王德羽演讲的《〈黄帝内经〉骨的理论框架及其现代启示》荣获一等奖;药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刘芳彤演讲的《基于电子感官的中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基础医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李贺演讲的《能量悖论?肿瘤不一样的能量代谢方式》、第一临床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刘小宁演讲的《基于“脑-眼-心轴”探讨眼针带针在神经康复中的整合运用》荣获二等奖;第一临床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姜美岐演讲的《随“手”见功,应针取效》、第一临床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杨帆演讲的《基于“虚气留滞”探讨铁死亡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因机证治》、基础医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黄婧漪演讲的《铁之刃,破耐药:铁死亡机制-改善肿瘤耐药的新靶点》、第一临床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曹天涯演讲的《肺络构效失衡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生物力学特性机制相关性探微》、第一临床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肖梓萌演讲的《基于“虚瘀络损”探析胃癌前病变的诊治策略》、第一临床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蔡畅演讲的《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西医协同诊疗与组学研究》荣获三等奖。
最后,才谦代表评委组对本次大赛进行点评,她充分肯定了本次岐贤硕博论坛年度总决赛学术交流活动的成果,她指出,希望同学们能够自信展示所学知识,主动了解中医药相关方面前沿研究方法与技术动态。
本次期冠军年度总决赛为硕博研究生搭建了集学术交流、成果展示与思想碰撞于一体的多维平台。大赛不仅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更激发了青年学子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赛事激励着岐黄学子在深耕经典中筑牢根基,在临床实践中勇于突破,积极运用现代科技阐释中医药理论内涵,主动应对当代疾病谱系变化,以扎实的学术素养和创新活力,为中医药事业的守正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