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单位和培育单位名单,全国共确定了217个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单位和培育单位,我省7家医院11个专科入选项目单位,数量居东北区域首位。学校附属三院肛肠科入选建设单位。
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项目单位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遴选确定,综合运用遴选标准评分、同行评议和实地复核的方式,按照区域来展开,入选为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单位和培育单位的专科,即代表该区域中医发展的最高水平。
附属三院肛肠科是医院的立院之基,自建院伊始即为独立科室,至今已发展为一所三级甲等中医肛肠专科医院。该专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肛肠专业重点专科和重点学科,也是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国内中医肛肠学术界拥有极高的地位。
肛肠科下设7个亚专科:痔瘘科、便秘科、大肠内科、大肠外科、小儿肛肠病科及肛肠病康复科等,对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均有较为成熟的治疗规范,擅长便秘、大肠炎性疾病、痔、肛裂等8类疾病的治疗。科室在应用肛肠科传统手术技术基础上,率先在东北地区开展肛肠科疾病微创手术治疗,在治疗痔疮及出口梗阻型便秘等肛肠科常见病、疑难病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专科具备完成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结直肠癌超低位保肛等高难度手术的能力,在肠癌手术治疗及术后中医调理方面具有临床优势。
肛肠科牵头制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中医肛肠科诊疗指南》,极大推动了全国肛肠科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首批肛肠科5个中医临床路径的制定工作中,负责“肛裂”“肛痈”两个病种的中医临床诊疗路径制定工作。依据中医穴位贴敷理论,在敷脐疗法基础上,专科率先在我省开展三伏三九贴治疗肠炎的新疗法,应用多年来,临床效果明显。
专科学术带头人田振国教授首次提出“以补治秘”治疗功能性便秘和“宣通气血、寒热并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新理论,并依据这些理论研制中药院内制剂养荣润肠舒和通腑宁颗粒等。其中“宣通气血、寒热并用”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学术思想,更是被收入国家统编教材《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在此学术思想指导下的创新中药制剂通腑宁颗粒和“以补为通,以补治秘”的新理论指导下的创新中药制剂养荣润肠舒,已医治十余万人。专科还在田振国教授带领下,于2012年发起并主导了全国肛肠病流行病学调查工程,于2015年10月对全国行业内公开发布《中国成人常见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填补了我国40年来肛肠学术领域空白。
专科将在目前已有8个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要求,不断扩大临床路径的实施范围;继续做好医院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方案制修订工作,在满足临床工作需要的基础上,不断在技术、学术上实现突破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