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书院于2021年9月在北京成立,作为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深度融合的中医药教育模式创新探索,书院以培养中医药领军人才为办学目标,是一所全公益性质的教学机构。书院为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示范,为推动构建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和服务方式,提供了基础和支撑。落户沈阳的辽宁分院是王琦书院全国第九家分院,对于加快打造辽宁省卓越精湛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造就一批中医药传承人才、创新人才、战略人才,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开放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9月1日,王琦书院辽宁分院成立大会在沈阳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书院院长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洪铎,中国工程院院士尚红,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建新,国医大师张静生,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岐黄学者高月,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忠,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靳国卫,辽宁省政府副秘书长崔长征,辽宁省教育厅厅长王庆东,辽宁省卫健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杨鸫祥,以及岐黄学者、全国名中医、海外名中医、王琦书院辽宁分院学员在内的400多名业内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王琦书院辽宁分院正式成立。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吕晓东,党委副书记刘继东,副校长戴旭、任路参加大会。成立大会由刘继东主持。

王琦在致辞中表示,辽宁沈阳是“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文化底蕴深厚,中医药资源丰富,人才储备雄厚。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希望王琦书院辽宁分院培养出更多领军人物和名医、名师、名家,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赋予的使命任务。他对辽宁中医药大学向王琦书院辽宁分院建设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希望辽宁分院依托学校深厚的办学实力和高水平师资队伍,全力培养未来的中医药栋梁,为辽宁省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中医药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靳国卫表示,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动力,高质量人才队伍是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坚强保障。书院的成立将成为辽宁省培养和造就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和未来领军人才的培训基地,为辽宁省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他表示,省委、省政府将全力支持辽宁中医药大学办好书院,希望辽宁中医药大学能够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的重要阵地、探索解决中医药发展重大问题的重要基地、推动中医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重要平台、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向着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流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进,为高等教育事业和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吕晓东代表辽宁中医药大学向与会领导、专家、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她表示,辽宁中医药大学始终把培养一流人才、汇聚一流人才作为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学校将以王琦书院辽宁分院成立为契机,充分发挥书院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与各位院士,国医大师以及各位专家、业界同仁们深入开展交流合作,全力建设好王琦书院辽宁分院,力争建成全国模范书院分院。希望学校和书院聚力打造岐黄人才培养新范式,推进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为建设中医药强省、高等教育强省作出新的贡献。




在全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王琦书院辽宁分院正式揭牌成立。王琦为辽宁分院院长吕晓东,副院长刘继东、戴旭、任路颁发聘书。





王琦与吕晓东为辽宁分院特聘教授颁发聘书。




会上进行了“岐黄之光薪火传”文艺表演。
揭牌仪式后,各领域专家纷纷开坛宣讲,学术交流大会由戴旭、任路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洪铎讲授《Our Studies on Langerhans Cells》。

中国工程院院士尚红讲授《我国检验医学发展与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建新讲授《不让灾害成灾难——我国紧急医学救援的发展与思考》。

国医大师张静生讲授《痿证医案二则》。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讲授《潜心原著深耕处 不尽源头活水来(四)——<黄帝内经>的当代价值》。



会后,与会嘉宾来到辽宁中医药大学,参观了辽宁省中医药博物馆(辽宁中医药大学博物馆)、中医药创新工程技术中心和图书馆。
9月2日,王琦书院辽宁分院开班典礼、王琦书院第十三期培训暨辽宁中医药大学百会大讲堂第六十一讲在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刘继东主持开班典礼。

吕晓东在致辞中向各位学员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珍惜机会,积极配合培训安排;二是要深入思考,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三是向专家、学者看齐,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王琦在讲话中寄语全体学员:熟谙经典为其本,旁及各家为其川,精勤不倦为其承,躬于临床为其恒,融会古今为其化,坚守主体为其魂。
王琦书院辽宁分院学员代表杨宇峰发言。



王琦与吕晓东为王琦书院辽宁分院学员颁发证书。
开班仪式后举行了学术交流大会,大会由战丽彬、董宝强、宫丽鸿、肖景东主持。

岐黄学者谢恬以《中西医结合“分子配伍”理论与中医药现代化探索》为题进行了交流分享。

岐黄学者花宝金以《国家中医肿瘤重点学科建设及创新发展》为题进行了交流分享。

岐黄学者刘存志以《针灸领域传承创新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为题进行了交流分享。

岐黄学者张军平以《阳微阴玄:“脉中聚-脉中积”胸痹病机演化多视角——中西协同干预冠心病的传承与创新》为题进行了交流分享。

岐黄学者张声生以《调态消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体系构建与运用》为题进行了交流分享。
学术交流结束后,郑洪新带领全体学员诵读王琦书院办学宗旨,战丽彬带领全体学员诵读王琦院士寄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