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门户登录 站内搜索

学校要闻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中医基础理论术语国家标准修订启动会在学校举行

作者:辽宁省中医药科学院 发布时间:2024-05-15 08:12:32

5月11日,中医基础理论术语国家标准修订启动会在辽宁中医药大学举行。会议由辽宁中医药大学、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78)共同主办,辽宁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药标准化研究所承办。

《中医基础理论术语》(GB/T20348-2006)国家标准由辽宁中医药大学李德新教授起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发布并实施,至今已逾18年。2023年12月28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2023年国家标准复审修订计划,其中《中医基础理论术语》(计划号20233759-T-468)由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牵头起草。

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世界中联翻译专委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广东省中医院,来自全国中医药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共50余人参加本次启动会。

张伯礼院士以视频方式出席会议并致辞。他指出,我们要以中医经典著作为依据,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对中医基础理论术语进行科学的定义和解释;要充分考虑中医临床实践的需要,确保修订后的术语能够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为中医学科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中医基础理论术语的标准,消除地域差异,提高中医学科的整体水平;要充分考虑中医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发展,与国际接轨,提高中医学科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辽宁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戴旭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出席大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78)提供的专业指导,对长期以来支持和帮助辽宁中医药大学发展的单位及个人,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我校将认真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工作部署,着力推进中医药国家标准制修订、严格标准制定程序,充分征集专家意见,更好地发挥标准在促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会议由辽宁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中医药标准化所所长、课题负责人李可大教授主持。他表示,一定会充分征集海内外各方专家意见,努力制定出一部更加完善的中医基础理论术语国家标准。

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刘陆阳表示,中医基础理论术语自2006年发布以来,在促进中医药学规范化、国际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她针对中医基础理论术语修订工作作出三点提示:第一,要注重术语的规范性;第二,要注重术语的实用性和特色性;第三,要广泛听取行业内外的意见和建议,通力合作。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处处长孙振武表示,辽宁中医药大学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第五工作组(ISO/TC249/WG5)中方依托单位,并且长时间作为辽宁省唯一一个国际标准化组织依托单位,学术领先、底蕴深厚,拥有多位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专家,在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综合处处长徐振东表示,近年来,我省出台了《关于大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实施意见》,将中医药重点工作纳入了全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本次中医基础理论术语国家标准修订项目标志着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标准化工作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对于推动中医学科的规范化、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基础理论术语国家标准修订英文专家组组长、世界中联翻译专委会会长单宝枝代表英文专家组作出表态:我们一定会不遗余力投入到标准的修订工作中,确保术语的准确性、权威性和科学性;一定会广泛听取行业内外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专家组的作用,确保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使术语的修订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辽宁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带头人郑洪新教授代表中文专家组作出表态:我们将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全力以赴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我们将充分尊重中医的理论体系,借鉴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医基础理论术语进行深入的梳理和研究。我们将力求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基础上,实现术语的规范化和国际化,为中医学科的发展和国际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后,中医基础理论术语国家标准修订中英文两组讨论会正式开始,相关专家就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框架体系、术语内涵、标准与行业新科技成果相协调、术语英译规范化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此次中医基础理论术语国家标准修订启动会的成功召开,不仅为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标准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医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