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辽宁省中医药科学院召开内设机构调整后首次工作会议。副校长戴旭,人事处处长金岩、科技处处长于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崔廷宝、学科发展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丹,以及12个研究所负责同志出席会议,辽宁省中医药科学院全体参加会议,会议由常务副院长乔铁主持。
会上,金岩宣读了《辽宁省中医药科学院内设机构调整方案》(辽中医委发[2023]32号文件)。经学校党委研究决定,辽宁省中医药科学院对全校研究机构的科技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调整后下设12个研究所,分别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医经典研究所、针灸研究所、中药研究所、辽派中医研究所、中医外治法研究所、道地药材研究所、满医药研究所、蒙医药研究所、中医人工智能装备研究所、中医药标准化研究所和健康产业研究所。
戴旭分别从科学院发展历史、职责分工、内涵整合等方面对科学院的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强调和部署并提出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坚持问题导向。要提高认识、充分理解内设机构整合后赋予科学院的新内涵。二是坚持目标导向。要整合学校科技资源,打造新的科技创新力量,为科技创新做好服务工作。同时要协调处理好研究所与学院、研究所与科学院、研究所与学校的关系,进而找准定位,明确职责。三是坚持成果导向。要服从学校的调度安排,多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产出标志性成果,着力将科学院建设成为名老中医思想和经验的传承基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基地。
乔铁表示,下一步科学院会认真落实文件要求,加强内涵建设,全力支持各研究所平台开展工作,做好上传下达及对接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科学院的科技引领和对外服务功能,为学校和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科学院内设机构调整是学校着力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科学院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和事业出发的新起点。科学院会借此契机,做好桥梁纽带,服务发展好各个研究平台,着力提升内涵建设,促进我校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为辽宁的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