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学校召开学科建设调研工作会议,学校副校长戴旭出席会议并讲话。学校学科建设工作委员会成员、学科发展与研究中心全体成员、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院长、附属单位院长,汇报学科所在学院分管学科工作副院长、学科工作秘书和相关学科带头人、学科秘书等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学科发展与研究中心主任任路主持。她指出,本次会议在认真落实党中央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求之际召开,是掌握我校学科建设实情,对标对表国内同类院校,查找短板和弱项,会商解决实际问题的会议。学科建设面临着新发展阶段的严峻挑战,各学科应对标辽宁省“双一流”建设要求,找准特色优势,明确研究方向与奋斗目标,将学科成长与学校整体提升紧密结合,持续推进学科高质量发展,助力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
会上,中医药主干一级学科和具有代表性的二级学科就建设情况作以汇报,包括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针灸推拿学、中医儿科学、中医肛肠病学、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药学、生药学等13个学科。各学科围绕学科评估、对标分析、辽宁省“双一流”建设成效等进行了全面梳理与总结,明确了优势与不足,制定了新阶段的建设目标与举措。学科发展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丹通报了2023年学科建设经费执行情况、辽宁省“双一流”建设项目考核与结项验收要求。

戴旭以“立足新阶段、锚定双一流,以学科建设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详细解读了学科定义、学科建设任务,全面总结了学校发展与学科建设现状,重点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与问题,明确提出了新阶段的建设思路与举措。他指出,学科建设水平体现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学科建设是全校各部门、各学院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协同发力的工作,要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为工作原则,以一流牵引、成果导向、项目抓手、规范优先为工作思路,持续加强学科建设工作。一要实施一流学科引领战略,开展学科-专业一体化、学科-科技一体化建设、学科-学位一体化,夯实中医药学科内涵;二要深入实施学科建设“远志”工程,发挥成果导向和绩效激励作用;三要坚持项目抓手,优化项目库治理体系,推进高质量发展;四要建立健全学科建设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强化绩效导向。他要求,学科建设必须重点围绕凝练研究方向、建设人才队伍、强化科技创新开展工作,要推进中医与中药的紧密融合,强化沈阳校区和大连校区交流与交叉联动,提升中医药原始创新能力;要开展学科与附属单位社会服务一体化建设,推进临床与基础的相互衔接、相互支持,通过加强附属单位临床能力,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他强调,在新阶段,学校将持续实施“学科立校、科技兴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各单位要坚持中医药特色化发展理念,锚定双一流建设目标任务,以求真务实的责任感,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明方向、建团队、抓项目、扬优势、补短板、提水平、冲绩效,举全校之力“夯实基础、形成高原、打造高峰”,努力为“内涵丰富、特色优势突出的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目标贡献更多学科力量。
本次会议既是对学科建设工作的全面总结,也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新起点。在新阶段,学校将以学科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向一流中医药大学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