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发挥中医基础理论在中医药学研究中的源头与引领作用,提升中医基础理论的学术水平,推动学科与人才队伍的建设发展,由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承办的“2023年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及换届会议暨中医基础理论传承创新—科学内涵阐释及临床应用培训班”于2023年10月13日-15日在辽宁省政协会馆召开。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会长石岩,辽宁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戴旭,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朱爱松,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院长杨宇峰、党总支书记孙兆姝出席会议,省内的100余名会员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选举出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第二届委员会,由郑洪新教授任名誉主任委员、战丽彬教授任新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杨芳教授兼任秘书长。
战丽彬表示,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在郑洪新教授的带领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表示将在专委会优秀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术平台建设,逐步拓宽学术影响力,持续发挥带头作用,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中医药事业添砖加瓦。石岩表示,希望新一届委员会能够团结协作,创新思路,积极开展中医基础理论相关研究和应用实践,为我省乃至全国中医基础理论的传承和发展作出贡献。戴旭指出专委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学术组织,为推动我省中医基础理论相关工作贡献了力量。他期望,专委会要在政治上坚持高站位,在思路上坚持大格局,要以科学创新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基础,进一步聚焦学术研究,促进学科协同发展。朱爱松对新一届中医基础理论专委会的产生表示祝贺,提到专委会始终坚持学在深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并从社会影响力、社会服务及长远规划等方面对专委会提出建设性建议。杨宇峰表示中医学院作为主任委员单位,将继续与专委会加强合作,积极搭建学术平台,开展相关学术活动,交流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为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学术会议围绕“中医基础理论传承创新-科学内涵阐释及临床应用”进行主题报告。石岩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考》为题,指出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研究的理论基石,深刻挖掘中医基础理论的内涵有利于提升研究者的学术思维与科研素养,随后他以“从脾论治”糖尿病为例进行学术汇报。郑洪新以《“肾藏精”藏象理论与退行性骨关节病应用》为题,系统阐释了“肾藏精”藏象理论的体系与结构,介绍了“从肾论治”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系列研究成果。战丽彬以《从“说明白、讲清楚”,谈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题,介绍国内外关键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及应用案例,并提出中医药学的基础研究、临床疗效及相关理论应创新运用大数据、循证医学和复杂性科学等方式予以阐释,这将对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起重要作用。朱爱松以《冠心病伴抑郁的创新病因病机研究》为题,介绍了团队对冠心病伴抑郁的相关研究,展示了团队已取得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同时,她坚信在学会的指导下,在专委会的带领下,中医基础理论专业与学科的发展定会更上一层楼,为新时代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魏庆宇教授报告题目为《豚草及豚草花粉过敏研究》,他分别从对豚草的认识、豚草花粉播散及监测、豚草花粉变应原研究、豚草花粉致敏性研究及豚草花粉的综合防治等方面展开介绍,并表示将持续创新发展理念,协同专委会为中医药学术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会议是一次高水平、高质量、高规格的学术盛会,为推动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发展,提升中医学术影响力,培养中医后备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